第六十二章 种田!织布!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笔趣阁 > 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 第六十二章 种田!织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二章 种田!织布!

  由于老聃和苌弘的协助,目前他们能够利用的人手与冬季大建设期间相差无几,除了清和少数几人外脱不了身外,其他个个都摩拳擦掌听候安排。

  幸好冬季大建设期间杨华对几个村子的人力资源情况已经烂熟于心,如何发挥每一个可用人手的最大价值对他来说可谓驾轻就熟。邀请族老组成了简单互助社管理机构后,诸多事务的轻重缓急便被迅速敲定。

  首要大事无疑就是一应农务了,整个冬季大建设的核心便是为了提高今年的收成。

  春小麦已经播下去快三个月了,再有一两个月就要收获了。

  小麦虽是旱地作物,但对水的需求却并不小,各个生长环节都需要足够的水份,任何一个环节缺水都会导致严重减产。所以之前村子里虽然也有种植小麦,但大多只能在取水方便又不至于积水内涝的土地播种,播种面积并不大,再加上缺乏管理,收成也就可想而知。

  有了农家的协助,再加上几个村的族老居中协调,最先完善了排灌系统的梯田和平整土地几乎全都种上了麦子,虽然只占了人均土地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积,但比起往年已是大大超出。

  小麦种下之后,农家一边继续完善自己那六百亩坡地,一边派出人手指导各村堆肥、除草、翻地,积极准备后续的播种。

  此时正是谷雨节气,虽然迟了一点,但仍可以抢在春末的这段时间,在后面开出的田地里种上粟和水稻。

  正因为如此,杨华所有的人力安排都要优先围绕着这场抢播进行。

  互助社的成立打破了各家各户单打独斗、零散互助的格局,将几个村子整合为一个联合体,仿效之前筑炕建坝的模式,进行了精细的统筹分工。

  有了之前的成果和各村族老的鼎力支持,村民们倒也没有什么意见。第二天一大早,当一夜未眠的杨华眼睛通红地出现在晒场上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播运动迅速铺开。

  所有可供利用的土地都被纳入了规划,先是已有些经验的“耕夫”按照杨华的部署有步骤地翻耕土地,不久之后“耙夫”紧随而至。土地平整之后,“耧夫”隆重登场,手扶耧车的耧夫们像风一般地刮过一块块田地,谈笑风生间便完成了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

  耧车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不过和任何一种发明不可能凭空出现一般,耧车的历史也同样可以追溯到以铁器牛耕掀起一场农业技术革命的春秋战国时期。

  甚至于这些耧车的出现根本不是出自杨华“创新”,反而来自于高石子和泰山见杨华苦恼于人力不足的提议,他们二人竟然已经有了多次受雇制作这种播种利器的经验。

  有这么好的东西杨华怎么可能放过,轻轻松松掌握了其原理之后,他又进行了几项改进,连夜便让高石子和泰山进行赶制。

  杨华的改进使得耧车的效率得到极大增强,结构当然也就更复杂精密了,二人彻夜未眠也只制成了四辆。可就凭这四辆,临时上岗的耧夫们立即就让人数十倍于他们的耕夫、耙夫们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地还没翻耕平整完,耧夫们就吹着口哨、牵着马在那里等着了。

  “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是东汉崔蹇《政论》中的记录,原始的耧车便有如此高效,经杨华改进再由高石子和泰山亲制,其效果可想而知。

  这还是在坡地和梯田,若是换成平原旷野,足可以惊世骇俗了。农家弟子们闻讯也丢下手中的活前来围观,连许行也被惊动了。

  “器械之力,今日吾得观矣!”许行喟然长叹,一向宠辱不惊的他眼角竟然有些湿润了。

  这也难怪,农家精通农事,奈何遭遇一直比较坎坷,长期的困窘根本不容他们有机会去琢磨农具改革,唯一摸索出的农具组装技术,也只不过是方便流浪的无奈之举。

  分到的那六百亩地已经够几十名农家弟子起早贪黑不得闲暇了,哪料到在杨华这“三夫”组合面前,从翻耕平整到开沟、下种、覆土竟如此轻松自如,一气呵成。

  以这样高效的耕种方法,再辅以农家的农业技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情景,光是想一想就足令许行心潮澎湃。

  杨华也曾向许行表达希望将农家纳入互助社的愿望,却被许行婉言拒绝了。虽然他主动收了杨华为徒,但对于是否长期留在洛邑仍在犹豫之中。

  村民们对杨华的拥戴自是不假,杨华的品性才情也让他极为满意,可惜周地的境况实在不是可安居之地。杨华倒也不勉强,强调继续保持与农家的紧密合作之后,继续陷入了忙碌之中。百余壮劳力分配下去之后,杨华也没有让占了绝大多数的老弱妇孺们闲着。

  孩子们满山遍野收集枯枝败叶、杂草秸杆、动物粪便等物,统一交给农家用来制作堆肥。

  年老体弱或行动不便的负责挑选优质的种子供耧夫使用。

  妇女则分成了三组:一组给地里的男人们送饭送水送种子;一组在田边地角等不适合耕种的地方种上农家挑选的蔬菜、桑麻;最后一组则交由杨华母亲带着将各村的麻、苎、苴等原料收集起来,以供即将成立的纺织作坊使用。

  改善纺织技术是一件早就躺在杨华任务列表里的事情,只不过之前一直忙于其他,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对他来说并不急迫。直到这一次他发现有不少在地里忙活的耕夫、耙夫居然光着身子只在腰间围了一块破布。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这样做居然是担心弄坏了衣服。

  往年大家各干各的,很多人甚至光着身子去做农活,今年由于是集体行动,到处都是人,这才以一块破布遮羞。

  这还是周地条件较好的匠吏世家组成的村庄!

  杨华心里百味杂陈,稍稍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立即将改善纺织提上了日程。

  最初的时候,他们这些匠吏世家几乎家家都置有织机,只是年月一久,织机渐渐崩坏难以使用,很多家庭无力购买,便又退回手经指挂的原始纺织,不仅纺出的布质量低劣,其效率也是可想而知。

  如果只是在村里,衣服难看一点也就罢了,可每一户都有人在王城当值,穿那种布做的衣服出入王宫未免太失颜面。如此一来,给家庭成员添置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便成为很多家庭沉重的负担,村民们对衣服自然也极为珍视。

  虽然他们这几个村子还没有出现几个人共用一套衣服的窘况,但只要气温可以忍受,能够少穿就少穿却成了很多人的习惯。

  三夫模式运行数日后,已经不需要杨华再事事调派统筹,将诸多协调安排的事全部交给刻后,他则与高石子和泰山一头扎进工坊,本想以家里那架蹬式腰机为模板,开始对织机的改进。

  意外再一次出现,根本不用他创新,高石子本身就是此道高手:墨家久居齐国,而齐国正是天下纺织业的中心,号称“冠带衣履天下”,生产的布帛丝绸足够天下人使用。

  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大,但仅临淄的织户便有上万户,灭掉纺织业仅次于齐国的鲁国之后,不论其规模还是产出的种类,都已经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了。

  正因为其庞大的规模和繁多的种类,各种先进的纺织、印染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纺织器械的改进也自然而然地走到了列国之前。比蹬式腰机效率要高出至少十倍的斜织机早已在齐国普及,结构复杂需要多人操作能够织出精美图案的提花机也并不鲜见。

  高石子本质仍是一名工匠,甚至也曾与墨家其他工匠受雇参与织机的制造、修理,所以当他画出记忆中的斜织机和提花机的结构之后,杨华竟然想要做出修改都无从下手,古人的智慧又一次令他感到叹服。

  既然齐国纺织机械已经极为完善,杨华也乐享其成,直接采用了斜织机的设计。

  三人捣鼓了一天一夜,很顺利地便制出了第一架织机,再叫上杨华的母亲和几名善于纺织的妇女实际操作体验后,稍作改进便开始了批量生产。

  在水力锯木机的帮助下,只花了四天时间,十架统一制式的织机整齐地摆放在了工房之中,纺织作坊正式开始运行。

  新式织机的效率果然非同凡响,织出的麻布质量也大大超出了众人的预想,以至于杨华数次增加对于原料加工处理的人手。各家各户原本不多的麻很快消耗一空,周遭山林那些野生可供纺织的植物也被搜罗殆尽。

  水力的作用被不断挖崛,原本的水坝越来越不敷使用。鉴于一个水坝无法满足浇灌和动力需求,杨华又根据地形规划出三座水坝,将几个村子的土地完全纳入灌溉范围。

  这显然是个大工程,不过手中的劳力情况比起之前更为好转,又有了之前的经验,一应事务倒也没有多大阻碍便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转眼间,立夏节气悄然而来,十余天的春播抢种终告结束,几个村子的土地不仅全部种上了粟和稻,甚至还偷偷地将邻接的少量属于王室又无人耕种的荒地也利用起来。

  一座接一座峻工的水坝通过不断延伸的水渠滋润着田野,看着气象一新的原野,家家户户又分到了数量不等的新式麻布,一时间人人欢颜。

  喘过一口气杨华正准备再接再励大干一场,苌弘却亲自到访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er.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er.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