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没什么名的名家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笔趣阁 > 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 第十六章 没什么名的名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六章 没什么名的名家

  杨华点了点头,回礼道:“公子言重,明堂星华,恭候大驾。”

  虽然表面努力维持着平静,心里却已经翻腾不已:这个时代真是变了,随随便便就在路边遇上两个大人物。

  赵胜,那可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啊,虽然杨华对其事迹做不到如数家珍,却也知道他是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的儿子,其后出任三代赵王之相,绝对是权贵中的权贵。

  貌似平原君待士还不错,自己要不要趁机拉拉关系呢?可惜刚才把话说得太满,现在若是改口,恐怕反遭人所鄙视。反正赵胜说了日后拜访,应该不会是客套之辞吧,到时也见机行事也不迟。

  至于公孙龙,当然也非泛泛之辈,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在当时可是让很多子一级的人物恨得咬牙却又无可奈何的善辩之人。

  呀,自己刚才好像抢了公孙龙的台词了,白马非马是其代表论述之一,这才是真的关公面前耍大刀,让杨华不由微微脸红。

  赵胜冲杨华点了点头,干净利落地翻身上马,策马向公孙龙追去。

  蹄声渐远,杨华拍了一下有些魂不守舍的刻,后者颓然道:“可笑,跟着太史做了几年事,我竟以为自己身怀大才而不遇,今日却连一个字都不敢说。”

  “你只是不敢说而已,并不代表你没有才能啊。”杨华轻言安慰:“你至少有三种才能:整个王城的小吏中,你的字写得又快又好,无人能及。”

  听说自己居然有三种才能,刻也不禁好奇,听到第一项的时候,稍有些自得,旋又颓然道:“现在不是有你了么。”

  以往这一点倒还真让他有些得意,有时去蹭吃的时候,他甚至把杨华那份也包揽了,仍然能拔得头筹。

  “我那是取巧。”杨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当然不可能将真实原因道出。

  接着又继续说道:“第二,朋友有难,你都是有求必应,这就是义啊。第三,你通晓列国形势,比起很多一出王城就两眼一抹黑的,简直有云泥之别。”

  被杨华一顿猛夸,刻的心情顿时好转,舔着嘴唇说:“还有吗?没看出来,你现在夸人的本事也见涨,虽然知道自己没那么争气,不过听着还真让人舒服。”

  听到刻这要求,杨华板着脸道:“今天就到此为止了,作为你的朋友,我可不能让你太过得意忘形。”

  两人对视片刻,同时爆出大笑。过了好一会儿,刻才捧腹道:“说起来真是奇怪啊,刚才这家伙,完全把我绕晕了,我们周人怎么就不是人了呢?虽然明知道他说得不对,却没办法反驳。还是你厉害,一句话就让他服气了。”

  杨华望着二人远去的方向,笑道:“他只是故意搞混概念而已,一明白他的把戏,也就不值一提了。”

  “搞混什么?我只知道他搞混了我脑袋。”刻大摇其头,似乎现在还没从公孙龙的圈子里绕出来。

  公孙龙其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什么白马非马、鸡三足、离坚白等等让人看起来荒诞不经的论题,偏偏在他嘴里能够自圆其说,还没什么人能说得过他。杨华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篇论述。

  在近代,因为华夏错过了工业革命的窗口,一度被西方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遭受了上百年的屈辱。一时间,各种鄙薄华夏文明的言论纷至沓来,丢掉传统,全盘西化的叫嚣也不绝于耳。

  在这些言论中,便有华夏文明缺乏理性思维,不懂逻辑推理,所以才在最初的科技革命中落在了后面之说。

  表面看来,似乎让人无可辩驳,在独尊儒术之后,华夏文明虽然长期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血液里确实少了很多东西。

  可如果再往前追溯,却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的。

  这些流传千年的典籍里言之凿凿地证明,早在在西方之前,华夏文明便拥有了朴素的逻辑学,特别是其中的名家,对此更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成果。如果再把老子、墨子、孔子等诸多派别的言论加进来,不论演绎、归纳还是推理、论证,都能找到充足的证据。

  当然,名家只是后人给予的称呼,现在的这些名家之士一般都被称为辩者,喜欢与人辩论名实等思辩类的问题,并以此闻名四方。

  名家本来可以开启逻辑学的大门,与当时西方的知名智者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他们已经撬开了一道裂缝,但其后却走进了诡辩之路,不再追求“辩明”,而是一味追求胜败。

  一时的嘴胜,却造就了千年的断绝。在名家身处的这个时代,正是个急剧变化的大争之世,各国只求国力强盛,在频繁的灭国大战中生存下来,不在此类的学说都无可避免地步入衰亡之路。

  名家虽然擅长论辩,而且很少有人能辩赢他们,但名声却一直不好,因为看起似乎对治理国家毫无用处。诸家在辩论上对它无可奈何,却极为鄙视他们,当然就更得不到诸侯们的看重。

  相比于因极端思想而被封杀的墨家、农家等流派,只顾逞口舌之利的名家也因“于国无用,于人有害”成为绝响,在秦汉之时便不见了踪影。

  在杨华看来,名家当然不是无用的,只是没有用对方向而已。

  逻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表面看起来似乎与治国强兵没什么关系。可基础的作用在于,它决定着我们思维的上限和下限,是构建科学理论的基石。它就像植物的根一样,为植物地面部分的生长提供着水和养分,是其生长的源泉所在。

  公孙龙看起来正值壮年,若是有机会,自己或许可以让名家走出只在意成败的桎梏,引领走向正途,补齐华夏文化被掰掉的一片,少走一些弯路,避开一些耻辱。

  赵胜和公孙龙早已消失在道路的尽头,杨华却在那里思潮澎湃,似乎终于找到了一点自己除了生存之外的目标。

  彩虹之美,在其七色共存,灿烂的文明又尝不是这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er.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er.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